一袋蓄满爱的花生
回老家,母亲让我带来一袋儿花生,是父母亲手种的,新近刨出来的。我捧着这袋儿花生,感慨万分,花生们挤挤挨挨,亲密地相拥着,每一颗都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彼此,每一颗都是经过父母的手,在春天播种,又在秋天收获的。像抚摸着我们一样,父母抚摸着每一颗都带着自己体温的花生。
八旬的父母住在乡下,舍不得让那些土地打荒,种了玉米、黄瓜、花生等等,在缺苗的空地里还补种了绿豆,每个地方都种得满满当当。母亲说,为了刨花生,中午都没有回家。蘸着中午的阳光,母亲用手扒着土,捡起一颗颗花生,每一颗都蓄满了阳光,蓄满了种子和对土地的爱,蓄满了父母对生活的爱,对子女的爱。知道我胃口不好,父母每年都要种花生,每吃一颗花生,我就咀嚼了一次爱的滋味。
我曾经被一幅照片感动得热泪盈眶,照片中正下着大雨,一位母亲为孩子撑着一把伞,孩子安然无恙,母亲的头上、身上全都湿透了,脸上却洋溢着舒心的笑。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,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,是天地间最伟大、最无私、最纯粹的爱。作为子女,是一生也回报不完的。对父母的回报再怎么用心,也不及父母所给的万分之一。我们要做的,只有好好地爱父母,回报父母。
蓄满爱的花生,是父母对子女的牵挂,无论距离多远,这份爱都可以穿越时空,始终在我们身边,陪伴着我们。
作者简介
梁秀章,1963年9月出生,天津市静海区人。有诗歌、散文、小说等在《天津日报》《今晚报》《天津农民报》《天津工人报》《散文诗》等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,出版个人诗集《北方的树》、散文集《乡野回眸》,长篇小说《青铜雕像》入选天津市总工会联合中国工人出版社、天津市作家协会共同开展的“职工作家培育工程”并出版;作品被收入二十多种合集;先后获得全国读书征文国家级三等奖,首届全国微型诗大赛一等奖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“春秋杯”散文诗大赛一等奖,第八届“文化杯”散文奖,第十三届、第十六届“文化杯”诗歌奖,第十九届“文化杯”鲁黎诗歌奖,第二十七届“东丽杯”孙犁散文奖等国家及省市级奖励十余次。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,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,天津市书香之家。
|